第34章(1 / 2)

但裴西安这般花钱,赵景明心中那点熨贴消散,略有不满,咋能花得一文都不剩?

赵景明暗暗叹气,大步流星往赵家走,想到今儿带回家的年礼中唯一的荤腥,还是自个掏钱买的,心中不由憋屈。

但人是自个选的,他嫁给裴西安,图的不是现在,而是五年后的好日子,赵景明想想就觉着有盼头,现在苦就苦点,先苦后甜。

停在赵家门前,赵景明抬手敲门,大门打开,夫夫两前后脚进入,大门又阖上。

梧桐巷里,关于赵家的那档子饭后杂谈,又多一段。

与此同时,乐明村,袁家。

前边蒸豆腐晾着,赵景清今儿检查,已经是表面微干不湿,可以准备发酵了。

赵景清记着林翠娥要学着做,站厨房门口喊人,“娘,做霉豆腐了!”

“来喽!”林翠娥应声,小跑进厨房。

背篓里铺好干净的稻草梗,赵景清往里摆放豆腐,边摆边同林翠娥道:“间隙要宽松,发酵后豆腐会变大,空隙不大会粘在一起。”

“嗯。”林翠娥拿筷子和赵景清一起摆。

摆完一层,用细竹棍穿过背篓空隙,再均匀垫上稻草梗,摆放豆腐。如此重复,拢共摆满三层。又拿油纸、稻草、补巴烂衣裳裹背篓外边,裹得严严实实,用绳子捆住。

“这样就成,”赵景清把绳子绑紧,站起身道,“娘,你帮我搭把手,咱们灶台边去,那儿暖和。”

背篓不重,就是裹太大,一个人不方便搬。

林翠娥:“好。”

袁牧瞧见,大步走过来,“我来。”

他轻松将硕大的背篓抱起来,在赵景清的指挥下,把背篓放在灶膛侧面空旷的地方,袁牧放好直起腰,好奇问:“多久能吃上?”

赵景清道:“现在天冷,发酵长毛要五六天,到时候裹上佐料就能吃。”

“还挺快,我还以为会像我鞣制皮子似的,得等上十天半月。”袁牧走近赵景清,给他看手上搬背篓、挪位置沾的灰,“你给我舀水洗。”

“豆腐发酵快,也就现在天冷慢了些。”赵景清和他去厨房后边水缸,拿水瓢舀水,给袁牧倒水洗手,“发酵好裹上佐料就吃,我觉得不入味,味道一般。最好是放罐子里再发酵几天,等入味了那才叫好吃。”

袁牧俯身洗手,抬眼看着赵景清,眸中含笑,“那我都得尝尝。”

赵景清:“嗯。”

厨房内,林翠娥不由疑惑,袁牧咋回事,洗个手还要人景清给他舀水?她探头瞧两眼,小夫夫黏黏糊糊的,林翠娥收回目光赶紧走开,啧,牙酸。

过年热闹,你送我年礼,我送你年礼,有来有往的倒是热闹。

令袁家人意外的是,周茂之家竟也送年礼来了。赵景清也没想到他们会来,一家子赶紧忙活着招待起来。

许常英也来了,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,瞧袁家着实和人说的一样好,他心也落下了。

许常英性子爽利,林翠娥也是个好性子,两人聊得来。

……

初三袁老大家请吃饭,袁家人丁旺,三兄弟各自的一大家子人,齐聚袁老大家着实不少,热热闹闹摆三桌才坐下。

他家吃完,袁老二和林翠娥寻思着老大家都请了,自家也得请。初四,袁老二这边做东,招待请吃饭,又是三桌。

袁家老大老二都请了,袁家老三和林阿叔自然不愿矮一头,也张罗着请吃饭。

三家轮个遍,转眼大年初五都快过了。

入夜,袁家东厢第二个屋子,房中昏暗,泄出丝丝暧/昧声响。

云雨方歇,袁牧下床倒水给赵景清擦洗。

圆房之后,袁牧心里始终惦记着,每天回房都要往屋里提一壶热水,盼着能用上。这不,五天里用上了三天,袁牧身心都美滋滋。

袁牧点燃烛火,拧干帕子回身递给景清,昏黄烛光下,景清双眸水润润的,瞧得袁牧心里似有猫爪子在挠。

收拾好再躺下,袁牧将景清搂进自己怀里,紧紧相贴,满足的阖上眼。

赵景清枕着袁牧结实的胳膊,整个人懒洋洋的,他低低唤了一声,“袁牧。”

袁牧回应,“嗯?”

赵景清道:“我想出了初七就继续摆摊卖豆腐。”

“前边起早贪黑累了恁久,不多休息几天?”袁牧问,赚钱是好,但他私心希望景清不要那么累,多休息早点养好身子。这么忙着累着,啥时候才能养好。

“休息够了,做豆腐是累些,但是赚钱我心里开心。”赵景清手搭在袁牧胳膊上,轻轻晃动,“初八开始卖,算是抓住过年的尾巴,还能有几天好生意。”

他盘算了许久,年前豆腐好卖,一是他们做的好,二是快过年了,辛苦一年人兜里有钱,也舍得花钱。等年过了,许多人就舍不得这般花费,豆腐两三文一块,少吃次,就能买上几两、一斤猪肉,给家里开个荤,那肯定是吃肉好。

赵景清小声同袁牧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